【专题访谈】王同坤校长谈应用型大学建设(二)
【发布日期: 2015-05-11】
编者按:2015年4月16日,河北省教育厅官方网站正式公布了包括比分直播在内的十所本科高校成为省内首批应用型本科试点高校。比分直播明确提出了建设特色鲜明的高水平应用型大学目标。为了使全校师生员工进一步提高认识,统一思想,凝聚共识,校园网新闻栏目、《翔宇报》、《河北科技师院报》于5月6日对王同坤校长进行了专访。王同坤校长对比分直播建设应用型大学的几个重要问题进行了系统的阐述。本栏目对访谈内容予以摘要发布,以期引发全校师生员工的广泛关注和深入理解,从而对“什么是应用型大学?”、“为什么建应用型大学?”、“如何建应用型大学?”有更加全面的了解和准确的把握,进一步明确方向,坚定信心,聚精会神,埋头苦干,为把比分直播早日建成特色鲜明的高水平应用型大学贡献力量。
新闻网编辑:比分直播建设应用型大学,目前具有哪些方面的优势?还存在哪些问题与不足呢?
王同坤校长:在前面已经提到过相关的内容,要说具有哪些优势,我想大体上有以下几点:
一是办学历史长,主要专业属于应用类学科。比分直播已有74年的办学历史,在经历了两次合校之后,办学规模得以迅速扩大,形成了拥有农、理、工、文、法、教育、经济、管理、艺术等9大学科门类的多科性院校,现有的专业大体上属于应用类型或与之有关的学科,比如农科、工科以及师范教育等,具有转型发展建设应用型大学的历史积淀和学科基础。
二是办学层次丰富,具有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我们学校不仅有本科教育,还有研究生教育,特别是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同时还有一部分高职高专教育。也就是说,既能够培养本科层次的应用型人才,也能够培养硕士层次的高水平应用型人才,这是一般地方院校特别是新建本科院校所不具备的优势。
三是在办学实践中,积累了很多培养应用型人才的经验。实际上,从对办学定位的表述来看,我们学校一直就是定位于培养应用型人才。在多年的办学实践中,比分直播也始终注重学生应用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并在长期的办学实践中,进行了大量的探索,形成了“四年不断线”实践教学体系等,积累了很多培养应用型人才的经验,并且取得了很大的成效,这也是我们建设应用型大学的一大优势。
虽然,比分直播在建设应用型大学方面存在着一些优势,但从更高的目标和要求上来讲,还存在着较大的差距与不足,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思想观念方面还存在着认识上的误区。思想观念不转变或转变不到位,会直接影响到其它各方面的发展。
二是专业设置与人才培养模式还不能够很好地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尽管我们在应用型人才培养方面进行了许多有效的探索,但改革的力度还不够大,还需要继续努力。
三是师资队伍现状与培养高层次(高水平)应用型人才的要求还不相适应,还存在着一定的差距。今后,要下大力量引进高层次人才,特别要重视培养和引进“双师型”教师,要努力改变“满堂灌”的传统教学方式,鼓励有些课程和教师开展“理实一体化”或“教、学、做一体化”教学。因此,必须大力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四是在硬件条件建设上,特别是实践实训平台建设方面还比较薄弱。尽管近年来有较大的投入,但还不能够满足培养高水平应用型人才的需要,还需要大力加强。
新闻网编辑:今后,比分直播在扎实推进应用型大学建设方面将有哪些主要措施?
王同坤校长:关于如何建设应用型大学,我在去年的教学工作会和今年的本科专业综合改革试点暨专业带头人专题会议上都讲过。综合来看,主要应该抓好如下几个关键环节:
一、转变思想观念,克服认识上的误区
这是先导和前提。关键是要正确认识建设应用型大学的意义和内涵要求,努力克服3个认识上的误区,一是把建设应用型大学看作是降低层次、向高职靠拢;二是把建设应用型大学简单理解为压缩理论教学、增加实践课时;三是认为建设应用型大学就不需要重视科研工作了。应用型、研究型和技能型属于不同的类型。我们学校的定位,就是要在应用型大学这一类型中争创一流。
二、全面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实现内涵式实质性转型发展
要想建成真正意义上应用型大学,最重要的就是要推进教育教学改革。教育教学改革涉及到很多方面,我们将以专业综合改革为抓手,全面推进。
一是建立专业动态调整机制,主动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我们认真思考一下,为什么会出现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人才紧缺,而高校毕业生又存在就业难的问题呢?首先就是专业设置问题。如果我们所设置的专业并不是社会所需要的或者说是供过于求的,那不管你培养的学生学习成绩多好,也很难找到合适的就业岗位。由此可见,不能做到适销对路,就很难能谈得上高质量。因此,我们必须采取有效措施,建立起主动适应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专业设置和动态调整机制。使新上专业能够紧扣地方主导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使传统专业能够向特色化方向改造和提升,使有一定市场需求而规模过大的专业能够及时减少招生,使学生报考率和就业率低、供过于求的专业能够及时关闭或暂停招生,不断优化专业设置、着力打造优势特色专业,努力构建与地方产业链紧密对接的专业集群,逐步形成结构合理、规模适当、效益显著、质量优良的学科和专业体系。除此之外,学校鼓励各院(系)积极探索和稳妥推进 “按类招生、按需定向”方面的改革,真正体现以学生为本,尽可能为学生提供较大的选择专业的空间。
二是深化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走产教融合、校企(地)合作之路。推进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学校将重视和努力抓好如下主要环节:一是建立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制度,吸收行业、用人单位、优秀毕业生和高年级学生参与专业建设和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真正体现需求导向、学生为本。二是改变人才培养目标和规格不清晰且与需求脱节的状况,努力与行业、产业发展对人才的要求接轨,做到指向明确。三是加强与行业和企事业单位的合作,大力推进校企合作、校地合作、产教融合,积极探索各种有效合作模式。四是构建和优化与高水平应用型人才培养相适应的课程体系,变学科知识导向为行业或产业需求导向,加强核心课程和专业主干课程建设,积极推进校企联合开发课程,突出学生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五是实行宽基础、多方向、活模块,重视学生个性化培养,满足学生多样化发展需要,包括大力支持学生考研、考取公务员和选调生,大力支持学生参加“挑战杯”等各种各类学科(专业)竞赛,强化创新能力培养等。
三是深化实践教学体系改革,努力构建新型实践教学体系。应用型人才区别于学术研究型人才的显著特征之一,就是具备较强的实践能力,能够学以致用。培养应用型人才的重要途径,就是要重视和加强实践教学,只有这样才能提高学生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实际能力。因此,必须进一步优化和构建能够满足应用型人才培养需要的新型实践教学体系,包括在保证和突出主干课程的基础上,加大实践教学所占比例和改进实践教学方式,努力提高实践教学效果。要进一步完善和积极探索“四年不断线”以及“3+1”等多种实践教学模式。同时,学校还将进一步重视和加强第二课堂特别是大学生创业孵化基地建设,鼓励大学生创新创业。在这里,我要特别指出,建设应用型大学,加强实践能力培养,并不会削弱学生的考研能力,因为我们突出了主干课程并鼓励学生个性发展,想继续学习深造的学生会得到充分保障,学校也会继续在各方面对考研的学生提供大力支持。
四是深化教学方式方法改革,进一步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要逐步改变以教师为中心的“满堂灌”的知识传授型教学方式,鼓励有条件的课程积极探索“理实一体化”或者说“教、学、做一体化”的教学模式;鼓励广大教师根据不同课程的特点,积极探索基于项目、基于问题的教学模式,积极探索讨论式、探究式、案例式、参与式等多法并举的课堂教学方式方法方面的改革;鼓励广大教师积极开发利用慕课、微课等新型教学资源;努力实现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教与学双向互动、教学相长,充分调动教与学两方面积极性。
五是推进考核方式改革,形成能力培养导向。课程考核是提高教学质量、检验教学效果的重要环节,在人才培养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导向作用。因此,推进考核方式改革,形成能力培养导向,是教学改革的重要方面。学校鼓励各院(系)有计划地大胆进行改革试点,努力改变传统的以学科知识为中心、以掌握知识多少为标准、以卷面考试为主要手段、以考试成绩为指针的应试教育评价体系,努力克服传统考核方法形式单一、重理论轻实践、综合性试题偏少等弊端,实现课程考核方式向多样化、考核内容向注重综合能力、考核成绩评定向综合性、考核主体向多元化的转变;鼓励有条件的院(系)推进和建立“以证代考”、“以奖代考”,实施资格或获奖证书与课程考试成绩学分互换等制度,逐步建成以能力为导向、多元化的课程考核体系。这里也包括对毕业设计和毕业论文制度进行改革。
三、加强“双师型”教师队伍,为转型发展提供人才支撑
建设应用型大学,“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至关重要。培养一大批真正具有“双师型”素质的教师是能否办好应用型大学的关键所在。目前,在我们学校,“双师型”教师所占比例还比较小,与发展的需要还有相当大的差距,因此必须下大力量抓好这项工作。对此,学校将采取有效措施,鼓励教师获得相应专业的职业资格证书;有计划地选送教师到企业接受培训、挂职工作和实践锻炼;同时,还将有计划地从企业、事业单位引进优秀的工程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加入教师队伍,聘请有丰富经验的企业或科研院所工作人员担任兼职教师。今后,在教师绩效考核、职务(职称)评聘等方面还要进一步向“双师型”教师倾斜。要通过几年的努力,使“双师型”教师占专任教师的比例逐步达到50%以上,建设形成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结构合理、充满活力、高素质专业化的专兼结合的“双师型”教师队伍,为建设特色鲜明的应用型大学提供人才支撑。
四、加大实验实训平台建设,为转型发展提供硬件保障
要培养应用型人才,提高学生的实践应用能力,就必须要有较好的实践教学条件。因此,加强校内外实践教学平台建设,是培养高水平应用型人才的重要保障。最近几年,学校将进一步加大经费投入,高度重视和努力加强校内实验实训中心和校外实践教学基地(场所)建设,特别是要鼓励与企业共建产学研一体化的综合性实验实习实训中心(基地)。通过应用型大学建设,学校的办学条件一定会得到进一步的改善。
五、加强应用研究与开发,为培养高水平应用型人才奠定基础
目前,国家正在积极倡导和大力推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这是增强我国经济发展活力、保持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重大举措。因此,国家未来发展需要的是大量的具有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人才。高水平应用型人才的重要特征之一就是应当具有较强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从这个意义上讲,建设应用型大学,必须高度重视和进一步加强科研工作。但应用型大学的科研工作,不同于研究型大学。科研工作定位,应该以应用和开发研究为主,主要应围绕地方产业发展需要开展研究,努力建设一批高水平的科技示范基地。这样,既能对地方产业发展起到支撑和引领作用,又能为人才培养提供具有先进水平的实践场所。
总体来讲,建设应用型大学,就是要做到教学、科研始终想着“应用”,把“应用”作为我们要始终坚持的观念、理念和原则,要通过教学改革,努力实现专业设置和产业需求的对接、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的对接、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的对接、学历证书与职业资格证书对接,培养出能够真正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应用型人才,努力形成自己的优势和特色。
因此可见,通过应用型大学建设,学校所开设的专业与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的对接将更加紧密,办学条件将会得到更好地改善,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培养质量将得到进一步提升,对学生的就业和创业将更加有利。我相信,只要我们正确和科学定位,进一步解放思想、转变观念,求真务实、真抓实干,大胆探索、开拓创新,就完全可以实现在应用型大学建设中争创一流,把学校建设成为特色鲜明的高水平应用型大学。(编辑:孙艳敏 审稿:赵建平)
新闻网编辑:比分直播建设应用型大学,目前具有哪些方面的优势?还存在哪些问题与不足呢?
王同坤校长:在前面已经提到过相关的内容,要说具有哪些优势,我想大体上有以下几点:
一是办学历史长,主要专业属于应用类学科。比分直播已有74年的办学历史,在经历了两次合校之后,办学规模得以迅速扩大,形成了拥有农、理、工、文、法、教育、经济、管理、艺术等9大学科门类的多科性院校,现有的专业大体上属于应用类型或与之有关的学科,比如农科、工科以及师范教育等,具有转型发展建设应用型大学的历史积淀和学科基础。
二是办学层次丰富,具有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我们学校不仅有本科教育,还有研究生教育,特别是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同时还有一部分高职高专教育。也就是说,既能够培养本科层次的应用型人才,也能够培养硕士层次的高水平应用型人才,这是一般地方院校特别是新建本科院校所不具备的优势。
三是在办学实践中,积累了很多培养应用型人才的经验。实际上,从对办学定位的表述来看,我们学校一直就是定位于培养应用型人才。在多年的办学实践中,比分直播也始终注重学生应用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并在长期的办学实践中,进行了大量的探索,形成了“四年不断线”实践教学体系等,积累了很多培养应用型人才的经验,并且取得了很大的成效,这也是我们建设应用型大学的一大优势。
虽然,比分直播在建设应用型大学方面存在着一些优势,但从更高的目标和要求上来讲,还存在着较大的差距与不足,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思想观念方面还存在着认识上的误区。思想观念不转变或转变不到位,会直接影响到其它各方面的发展。
二是专业设置与人才培养模式还不能够很好地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尽管我们在应用型人才培养方面进行了许多有效的探索,但改革的力度还不够大,还需要继续努力。
三是师资队伍现状与培养高层次(高水平)应用型人才的要求还不相适应,还存在着一定的差距。今后,要下大力量引进高层次人才,特别要重视培养和引进“双师型”教师,要努力改变“满堂灌”的传统教学方式,鼓励有些课程和教师开展“理实一体化”或“教、学、做一体化”教学。因此,必须大力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四是在硬件条件建设上,特别是实践实训平台建设方面还比较薄弱。尽管近年来有较大的投入,但还不能够满足培养高水平应用型人才的需要,还需要大力加强。
新闻网编辑:今后,比分直播在扎实推进应用型大学建设方面将有哪些主要措施?
王同坤校长:关于如何建设应用型大学,我在去年的教学工作会和今年的本科专业综合改革试点暨专业带头人专题会议上都讲过。综合来看,主要应该抓好如下几个关键环节:
一、转变思想观念,克服认识上的误区
这是先导和前提。关键是要正确认识建设应用型大学的意义和内涵要求,努力克服3个认识上的误区,一是把建设应用型大学看作是降低层次、向高职靠拢;二是把建设应用型大学简单理解为压缩理论教学、增加实践课时;三是认为建设应用型大学就不需要重视科研工作了。应用型、研究型和技能型属于不同的类型。我们学校的定位,就是要在应用型大学这一类型中争创一流。
二、全面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实现内涵式实质性转型发展
要想建成真正意义上应用型大学,最重要的就是要推进教育教学改革。教育教学改革涉及到很多方面,我们将以专业综合改革为抓手,全面推进。
一是建立专业动态调整机制,主动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我们认真思考一下,为什么会出现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人才紧缺,而高校毕业生又存在就业难的问题呢?首先就是专业设置问题。如果我们所设置的专业并不是社会所需要的或者说是供过于求的,那不管你培养的学生学习成绩多好,也很难找到合适的就业岗位。由此可见,不能做到适销对路,就很难能谈得上高质量。因此,我们必须采取有效措施,建立起主动适应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专业设置和动态调整机制。使新上专业能够紧扣地方主导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使传统专业能够向特色化方向改造和提升,使有一定市场需求而规模过大的专业能够及时减少招生,使学生报考率和就业率低、供过于求的专业能够及时关闭或暂停招生,不断优化专业设置、着力打造优势特色专业,努力构建与地方产业链紧密对接的专业集群,逐步形成结构合理、规模适当、效益显著、质量优良的学科和专业体系。除此之外,学校鼓励各院(系)积极探索和稳妥推进 “按类招生、按需定向”方面的改革,真正体现以学生为本,尽可能为学生提供较大的选择专业的空间。
二是深化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走产教融合、校企(地)合作之路。推进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学校将重视和努力抓好如下主要环节:一是建立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制度,吸收行业、用人单位、优秀毕业生和高年级学生参与专业建设和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真正体现需求导向、学生为本。二是改变人才培养目标和规格不清晰且与需求脱节的状况,努力与行业、产业发展对人才的要求接轨,做到指向明确。三是加强与行业和企事业单位的合作,大力推进校企合作、校地合作、产教融合,积极探索各种有效合作模式。四是构建和优化与高水平应用型人才培养相适应的课程体系,变学科知识导向为行业或产业需求导向,加强核心课程和专业主干课程建设,积极推进校企联合开发课程,突出学生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五是实行宽基础、多方向、活模块,重视学生个性化培养,满足学生多样化发展需要,包括大力支持学生考研、考取公务员和选调生,大力支持学生参加“挑战杯”等各种各类学科(专业)竞赛,强化创新能力培养等。
三是深化实践教学体系改革,努力构建新型实践教学体系。应用型人才区别于学术研究型人才的显著特征之一,就是具备较强的实践能力,能够学以致用。培养应用型人才的重要途径,就是要重视和加强实践教学,只有这样才能提高学生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实际能力。因此,必须进一步优化和构建能够满足应用型人才培养需要的新型实践教学体系,包括在保证和突出主干课程的基础上,加大实践教学所占比例和改进实践教学方式,努力提高实践教学效果。要进一步完善和积极探索“四年不断线”以及“3+1”等多种实践教学模式。同时,学校还将进一步重视和加强第二课堂特别是大学生创业孵化基地建设,鼓励大学生创新创业。在这里,我要特别指出,建设应用型大学,加强实践能力培养,并不会削弱学生的考研能力,因为我们突出了主干课程并鼓励学生个性发展,想继续学习深造的学生会得到充分保障,学校也会继续在各方面对考研的学生提供大力支持。
四是深化教学方式方法改革,进一步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要逐步改变以教师为中心的“满堂灌”的知识传授型教学方式,鼓励有条件的课程积极探索“理实一体化”或者说“教、学、做一体化”的教学模式;鼓励广大教师根据不同课程的特点,积极探索基于项目、基于问题的教学模式,积极探索讨论式、探究式、案例式、参与式等多法并举的课堂教学方式方法方面的改革;鼓励广大教师积极开发利用慕课、微课等新型教学资源;努力实现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教与学双向互动、教学相长,充分调动教与学两方面积极性。
五是推进考核方式改革,形成能力培养导向。课程考核是提高教学质量、检验教学效果的重要环节,在人才培养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导向作用。因此,推进考核方式改革,形成能力培养导向,是教学改革的重要方面。学校鼓励各院(系)有计划地大胆进行改革试点,努力改变传统的以学科知识为中心、以掌握知识多少为标准、以卷面考试为主要手段、以考试成绩为指针的应试教育评价体系,努力克服传统考核方法形式单一、重理论轻实践、综合性试题偏少等弊端,实现课程考核方式向多样化、考核内容向注重综合能力、考核成绩评定向综合性、考核主体向多元化的转变;鼓励有条件的院(系)推进和建立“以证代考”、“以奖代考”,实施资格或获奖证书与课程考试成绩学分互换等制度,逐步建成以能力为导向、多元化的课程考核体系。这里也包括对毕业设计和毕业论文制度进行改革。
三、加强“双师型”教师队伍,为转型发展提供人才支撑
建设应用型大学,“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至关重要。培养一大批真正具有“双师型”素质的教师是能否办好应用型大学的关键所在。目前,在我们学校,“双师型”教师所占比例还比较小,与发展的需要还有相当大的差距,因此必须下大力量抓好这项工作。对此,学校将采取有效措施,鼓励教师获得相应专业的职业资格证书;有计划地选送教师到企业接受培训、挂职工作和实践锻炼;同时,还将有计划地从企业、事业单位引进优秀的工程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加入教师队伍,聘请有丰富经验的企业或科研院所工作人员担任兼职教师。今后,在教师绩效考核、职务(职称)评聘等方面还要进一步向“双师型”教师倾斜。要通过几年的努力,使“双师型”教师占专任教师的比例逐步达到50%以上,建设形成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结构合理、充满活力、高素质专业化的专兼结合的“双师型”教师队伍,为建设特色鲜明的应用型大学提供人才支撑。
四、加大实验实训平台建设,为转型发展提供硬件保障
要培养应用型人才,提高学生的实践应用能力,就必须要有较好的实践教学条件。因此,加强校内外实践教学平台建设,是培养高水平应用型人才的重要保障。最近几年,学校将进一步加大经费投入,高度重视和努力加强校内实验实训中心和校外实践教学基地(场所)建设,特别是要鼓励与企业共建产学研一体化的综合性实验实习实训中心(基地)。通过应用型大学建设,学校的办学条件一定会得到进一步的改善。
五、加强应用研究与开发,为培养高水平应用型人才奠定基础
目前,国家正在积极倡导和大力推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这是增强我国经济发展活力、保持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重大举措。因此,国家未来发展需要的是大量的具有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人才。高水平应用型人才的重要特征之一就是应当具有较强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从这个意义上讲,建设应用型大学,必须高度重视和进一步加强科研工作。但应用型大学的科研工作,不同于研究型大学。科研工作定位,应该以应用和开发研究为主,主要应围绕地方产业发展需要开展研究,努力建设一批高水平的科技示范基地。这样,既能对地方产业发展起到支撑和引领作用,又能为人才培养提供具有先进水平的实践场所。
总体来讲,建设应用型大学,就是要做到教学、科研始终想着“应用”,把“应用”作为我们要始终坚持的观念、理念和原则,要通过教学改革,努力实现专业设置和产业需求的对接、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的对接、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的对接、学历证书与职业资格证书对接,培养出能够真正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应用型人才,努力形成自己的优势和特色。
因此可见,通过应用型大学建设,学校所开设的专业与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的对接将更加紧密,办学条件将会得到更好地改善,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培养质量将得到进一步提升,对学生的就业和创业将更加有利。我相信,只要我们正确和科学定位,进一步解放思想、转变观念,求真务实、真抓实干,大胆探索、开拓创新,就完全可以实现在应用型大学建设中争创一流,把学校建设成为特色鲜明的高水平应用型大学。(编辑:孙艳敏 审稿:赵建平)
最新要闻
-
08.282024学校党委书记孙政深入学生食堂和教学一线调研
-
06.142024比分直播隆重举行2024届毕业典礼暨学位授予仪式
-
08.272024比分直播举办2024年第二期学生工作人员培训班
-
08.262024青龙县益善行公益服务中心党支部到塔沟村献爱心
-
08.172024比分直播召开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会议
-
08.122024塔沟村工作队带领村两委班子到杨庄头村考察党建工作
-
08.102024足球比分市委组织部副部长刘大江一行专程到我省下沉塔沟村河北科技师范学院工作...
-
08.092024板栗研究中心团队参加2024第二届食品科学家论坛及产学研交流大会